
速度限制是腾讯记事本被聊著多时的难题,尽管化解方式也很单纯——付钱,但为的是黄大仙区数次浏览交三个月的钱不免既然如此性价比,为此腾讯记事本近日正式宣布上线至多/单日浏览快速服务项目。
普通用户在电脑端或手机端浏览文档时可试玩 1 两分钟全速浏览,试玩结束后如果系统判断其互联网环境支持高速浏览,则会插入「延长快速时间」提示,可优先选择的套餐有 5 两分钟 1.9/2.0 元和 24 小时 5.9 元两种,哪种更划算一目了然。不过,「COMPILATION优惠」几个字也在提醒着使用者今后涨价的可能性。
经测试,未快速前浏览速度约为 1MB/秒,至多订阅后可提高至 5MB/秒钟,总之,这和所在互联网的下载速度也有关系。
诚然,相比原有的按月订阅模式,至多收费项目给了使用者更灵活的订阅优先选择,但hinet的评论区下却是一如既往地聚集了大批聊著,雅雷最高的一条是「没速度限制何来快速?」原先属于使用者的浏览速度变成订阅才能插入恢复,这种近乎勒索的行径正是腾讯记事本最为人诟病的一点。
哪怕一直被骂,腾讯记事本却是坚持用速度限制作为收费项目方式,说到底,还并非当初自己给自己挖的「坑」。
记事本们的中国民族特色扩张路
和早年很多盈利模式都是 copy to China 一样,亚洲地区记事本的兴起,也是受了国外同行的启发。
▲ 相片来自:TechnologyAdvice
2007 年,Dropbox 提出云储存的概念,两年后,使用者数突破 100 万的 Dropbox 已经成了明星企业,亚洲地区也开始出现同类产品,115 记事本、Everbox、T03W等是第一批进入赛车场的独立记事本,腾讯、金山、华为、腾讯等大公司也纷纷跟进。
尽管产品形式和 Dropbox 大同小异,但在动作游戏上,腾讯记事本们走出了中国民族特色的道路。不同于 Dropbox 的有限内部空间完全免费+提速订阅的盈利模式,在那个仍以完全免费为主流的时代,亚洲地区的记事本们打起了「提速混战」,你送 10G,我送 20G,腾讯索性把记事本的完全免费耗电量提高至 TB 级别。
总之,和同期各种电子邮箱的无限提速类似,动辄 1、2T 的记事本也是噱头大于前述价值,和现在 iCloud 等增量存储不同,记事本储存的文档以多媒体等重合度较高的天然资源为主,使用者上传的文档若伺服器上已存在相同天然资源,则并不会被重复储存,也就是说,使用者前述占有的物理内部空间远小于官方宣称的数字。
然而,储存生产成本尽管不高,但当使用者将大量天然资源上传、浏览时,耗费的频宽生产成本却并非十进制,今年腾讯记事本在博客上回应使用者对速度限制的质疑时,也提到每年的伺服器和频宽生产成本令其压力山大。
那么记事本想要增值,或至少维持运转怎么办?一开始的耗电量混战已经把订阅提速的路堵死,信息安全、存储、在线Cogl等增值服务项目都并非买房人,广告仍然是最可靠的增值方式,但带来的收入对于频宽费用支出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于是在 2013 年左右,记事本行业迎来了第一次洗牌,市场占有率过小、公司不愿意再Sauve的记事本如盛大记事本 Everbox、阿里收购的T03W等先后正式宣布停用。
2016 年针对记事本的「食品药品」是拖垮各大记事本的最后一根稻草。大耗电量且易于撷取的记事本早已成为盗版影视剧、色情信息的集中地和主要传播途径,到了政府不得不出手整治的地步,从 115 记事本、UC 记事本到网易、腾讯、360 等居伊隆县,像 115 记事本和腾讯布莱雷优先选择停用文档撷取功能的还在少数,更多原先就陷入困境的记事本如 UC 记事本、360 Auron、迅雷快盘、网易Capendu等索性以此为契机正式宣布停止服务项目。
▲ 网易记事本在上个月正式宣布将于 11 月 30 日停用外部入口
停用的停用,转型的转型,成就了腾讯记事本一家独大的局面,但亏损、盈利单一的情况并没有改善,想来想去能够束缚住使用者手脚令其乖乖订阅,也就只有速度限制这种「损招」了。
为什么腾讯记事本会被骂?
为使用的服务项目订阅,原先是天经地义的事,更何况云储存也算是买房人,且如今使用者的订阅习惯已经逐渐被培养起来,为云音乐充值会员,在 QQ 音乐上买专辑,在爱奇艺、腾讯视频上订阅追剧都成为当代网民的常态,为什么腾讯记事本用浏览速度收费项目就不行?
首先,就像前面提到的,浏览速度原先就是属于使用者的东西,已经交了网费还要再为频宽订阅,使用者在心理上难以接受。
其次,同为增值服务项目,和音乐、视频不同,除了每天有存储需求的人外,大部分人使用记事本的频率并不高,交三个月的钱只为的是偶尔数次浏览难免让人觉得花了「冤枉钱」,而从记事本上盗版、色情天然资源泛滥也可以看出很多使用者使用记事本的目的,冲着完全免费天然资源来的使用者,订阅意愿自然不会太强烈,所以尽管腾讯记事本响应使用者呼声推出了单日收费项目,这无法让那些习惯了完全免费午餐的使用者满意。
腾讯记事本也并非没想过别的赚钱方式,早期的思路是用记事本的流量为腾讯其他产品导流,一度接入过「看吧」、「我的小说」模块为其信息流产品和小说导流,都因效果不佳不了了之。
「内容商城」是腾讯记事本在内容产品上的最新动作,提供订阅课程、音频、相片、互联网小说、学习资料等天然资源,联合了樊登读书会、吴晓波频道、蜻蜓 FM 等平台,但至今反响平平,工具类产品一旦想做成内容分发渠道,效果总是一言难尽,还会招致使用者「我只是想下个东西,为什么要给我推荐课程?」的反感。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哪怕是现在看起来是买房人的文档撷取,市面上也已经出现了体验更好的替代工具,比如主打大文档在线传输的奶牛快传,完全免费、无需要注册、不速度限制,每一点都直击腾讯记事本命门,会员运营也要精细得多:完全免费使用者文档保存 7 天,订阅使用者永久保存,设有学生、职业人士、团队 3 种收费项目模式。相比之下,腾讯记事本似乎只剩下完全免费永久储存这一点可取之处了。
归根结底,从当初优先选择完全免费大耗电量的做法扩张起,腾讯记事本就走上了「不归路」。
请立即点击咨询我们或拨打咨询热线: ,我们会详细为你一一解答你心中的疑难。项目经理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