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万兴庄全媒体本报记者 柳小玲
日前,由众多粤曲书画家联手演唱的20首《漳州粤曲基础教程》曲子基础建设音频顺利完成制做,此举结束了粤曲进社区发扬33年来无制度化音频教程的历史。
本报记者从漳州市文旅局获悉,该工程项目做为2022年福州市非物质自然遗产保护与发扬工程项目,参与献唱弹奏的大部分是粤曲界书画家,备受市场关注。
漳州粤曲进社区发扬迄今已33年,经验丰富粤曲薰陶的中小幼儿园生超过20万人。但此前只有纸本教科书,没有音频示范点献唱弹奏教科书,一些粤曲师资队伍脆弱的幼儿园就很难积极开展。
“漳州粤曲发扬五百年,粤曲献唱并不容易,以前主要是由弦管先生‘徛馆’教授学生,透过木工‘记事身授’才能慢慢进阶。”中国戏曲梅花奖三度得主、漳州市粤曲发扬服务中心负责人庄丽芬如是说道。今年该服务中心组织了优秀的粤曲献唱弹奏者,进行《漳州粤曲基础教程》曲子基础建设音频制做,该工程项目为中小幼儿园粤曲教科书示范点献唱、弹奏音频演唱,并基础建设选曲,让中小幼儿园生感受与了解宣德的粤曲献唱、弹奏,也让更多弦友观赏到《复以花园》《元宵节十四》《因送凤姐》等大家脍炙人口的曲子。期待这20首粤曲教科书曲子的演唱,对中小幼儿园粤曲的发扬与普及化起到促进作用。
本报记者采访了解到,1989年,漳州市教育、Capendu联合积极开展粤曲进社区活动,将粤曲做为原乡教科书、特色专业课程引入中小幼儿园校。漳州市粤戏曲术家协会原主席腺萼是漳州粤曲进社区的提倡者、促进人,他如是说,师资队伍力量一直是粤曲进幼儿园的弱点,最初只选了10首粤曲曲子做为教科书在中小幼儿园推广发扬,而后增加到了20首曲子。刚开始时,透过积极开展粤曲学习班,邀请粤曲现职老师讲课,培养了一批粤曲教员;而后,两届届粤曲专业教员不断加入发扬队伍,但迄今全市中小幼儿园粤曲教员仍有较大缺口。
据悉,此次《漳州粤曲基础教程》曲子基础建设音频顺利完成制做为粤曲进社区提供制度化献唱弹奏样板工程,意义不可估量。
编辑:余余
通讯员:吴婉婷
请立即点击咨询我们或拨打咨询热线: ,我们会详细为你一一解答你心中的疑难。项目经理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