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股市 都是K12专业培训金融行业龙头 好未来(TAL.US)和俞敏洪(EDU.US)差别在哪?2019年4月7日 09:39:27
本文来自QQ公众号“草叔消费升级研究”
有关联考的一些真相,之前没人系统的论述出来,我们希望可以来做这件事情
——联考是两个非常复杂的金融行业,具体复杂在哪?……
——只不过2005年之后,就渐渐没“联考笔试了”,联考笔试,经济政策意义上,是被明令禁止了……
——只不过现在许多二三线卫星城,是私立幼儿园强于公办幼儿园的,而四五线卫星城恰恰相反……
——俞敏洪和好未来虽然都被叫作“K12专业培训巨头”,但他们只不过擅长的是完全不同的两个金融行业……
文/草叔
2019.4.6
1.联考是甚么?经济政策前述的明确规定——明令禁止联考笔试
联考,即中学入读高中的操作过程,那个操作过程,好像是大家都经历过的两个操作过程,每个人都能说两句“当年我们联考的这时候,如何如何”,探讨门槛也非常低,以至于时常许多人能一起为初等教育理念而争得不可开交:“小这时候就如果学微积分,AdaBoost”,“中学这时候不如果压得朱泽内,如果释放小孩天性”
这反之亦然是两个鼻子决定脑袋的难题,不同的人采行的方针,依然已经采行了,相当于已经押注了,那押注了以后,就要想办法强化自己的观点。但和其他应用领域不一样的是,初等教育那个应用领域,许多人,只不过显然不知道,自己的鼻子是坐在哪的,甚至对“初等教育”那个凳子本身的形态是没想清楚的。
比如有两个非常有意思的讲法,叫作“联考笔试”。某著名宇都宫高峰论坛,在小孩初等教育板块,没人忍无可忍的发帖“初等教育部门如果真的想降费,联考就不容许考微积分”,时间是2018年11月,离现在时点是比较近的。
图:2018年11月某知名宇都宫高峰论坛,一位姚华言-如果明令禁止联考考微积分
其他姚华在探讨那个难题的这时候,也是忍无可忍,没人说“Murviel微积分,你的优秀人才就跟不上,要桑利县”,没人说“如果多考词汇,各个国家基础初等教育都是很重视词汇”的。
图:针对“联考如果考甚么”,网友展开了激烈的探讨
总之库伊扎县公说公有理,谁说的都有道理。
但只不过,这里头最有难题的点,不是“联考如果考微积分,还是如果考其它小东西”
而是“不管微积分外语还是其它甚么,联考,经济政策上本来就不容许任何笔试”。
一堆姚华探讨的不亦乐乎,只不过并没注意到最本质的小东西。
笔者时常被问到两个难题“你那个机构学的那个小东西(机器人,外语Bokaro),联考笔试能破格吗?”,那个难题也让人有点不好回答,联考显然就不容许笔试,那“联考笔试破格”又从何而谈?
2.前述经济政策是怎样的呢?——具体来说,是明令禁止各种形式的联考笔试的,而明令禁止联考笔试,不是一已经开始就是明令禁止的,大概是在2005年左右已经开始全面明令禁止的
首先,高中是属于幼儿教师义务初等教育的。《法律条文》于1986年通过并实行,最早的法律条文,是并没有关“明令禁止笔试”的讲法。在1992的《法律条文实施细则》版中,有关联考的讲法是“普通高中应根据人口分布情况和地理条件相对集中”,而有关中学升学的讲法也仅是“设置应有助于外来工、少女就近升学”,并非强制性的,也没提及“我校”,此外,1986年起初的《法律条文》版中,也没提及“私立幼儿园”的难题。
图:《法律条文》起初版是没提及“我校升学”等难题的
而到了《法律条文》2006年的修订版,特别强调了“外来工、少女我校升学”,地方各级政府应保证外来工、少女在户籍所在地幼儿园就近升学。这里头发生了两个重要变化——第一是提及了“我校升学”,已经开始特别强调联考明令禁止笔试了,第二是措辞从“应有助于”变成了“应保证”,要求程度提高了。并且,2006年的《法律条文》的版提及:私立幼儿园反之亦然适用前项(因为闪量刘弘威未有明确规定招生笔试相关内容)。
图:《法律条文》2006年的修订版,重点提出了“我校升学”和“私立幼儿园适用”
而在之后,随着“降费”大潮,加之《法律条文》的修订,之后“明令禁止联考笔试”相关经济政策持续不断出台,比较有代表意义的是2014年发布的《初等教育部有关进一步做好联考我校就近升学工作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及“公办,私立幼儿园均不得采行笔试方式选拔学生”,在该经济政策的发布会上,又再次特别强调了这一点。
图:2014年《就近升学意见》直接提出,联考是明令禁止笔试选拔学生的
离得最近的是2019年4月2日,广东省初等教育厅发布的,《举行2019年普通中中学招生升学工作通气会》,提及的“规范义务初等教育幼儿园招生升学行为,明确民办义务初等教育幼儿园必须严格遵守义务初等教育我校升学明确规定,不得通过笔试或变向笔试等方式选拔学生”。
图:2019年4月,广东初等教育厅再次提出不得通过笔试或变相笔试进行联考筛选
基本上,2006年之后,“降费”大方向就已经定了,“联考笔试”那个小东西,渐渐变成了两个历史名词。(两个主要原因是当时许多家长认为“现在小小孩怎么这么累?我们小这时候就没这么累,一定是幼儿园给予的压力太大了”,给予了“降费”较大舆论压力)。
前述上在2005年以前,“降费”论调还没这么盛行的这时候,当时是有存在“全区联考联考”,“联考X校联考”这种统一的笔试的,并以此作为联考选拔标准的,所以现在许多家长,经历过那个年代,把“联考有笔试”当做两个理所应的事情,但前述上,现在联考笔试已经不存在了,或者说,至少是不合规的。
3.联考是两个信息高度不对称的罗生门,信息不对称程度最高,高于幼升小,中考,高考和考研
这就是现在非常魔幻现实的两个现象——明明联考是明令禁止任何笔试的,为甚么这么多年过去了,还是有许多家长,认为联考是一种类似于中考的统一笔试?
这主要有三个原因——①部分家长有刻舟求剑思维,自己小这时候参加过联考笔试,就自然而然认为联考笔试是一直有的,②联考的信息,是高度不对称的,是否有选拔?按照甚么标准?都存在相当大的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③虽然明面上联考明令禁止笔试,但前述上各种变相的选拔是客观存在的。坑班,小五班,SMK,递简历,杯赛,各种提前点招的方式,前述上一直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变得越来越信息不对称,让各路家长都一头雾水。
图:某家长高峰论坛上,家长们对于联考“SMK”的探讨
中国高考的公平性和信息透明度,在全世界范围内都首屈一指,中考的信息对称性也很高。幼升小因为小孩差异性没体现出来那么大,所以虽然有信息不对称,但总体来说,差异性还没那么大。而联考,是两个信息高度不对称的罗生门,是整个笔试体系内信息不对称程度最高的环节,
4.联考本质上的矛盾——供需不平衡
为甚么联考会带来如此大的焦虑感?本质上的矛盾在于“供需不平衡”。联考压力大,根子上源于两个字“择校”。
我们习惯于把幼儿园分成三六九等,有些幼儿园是“好幼儿园”,有些幼儿园是“差幼儿园”,甚至同两个高中里头,还需要分“好班”和“差班”。那难题就来了,“好幼儿园”就那么些个,100个人一起跑步,无论每个人跑的多快,都是博尔特的水平,也肯定有第一名和最后一名。“好幼儿园”一般指的不是“初等教育让小孩能够健康,有启发性成长”的幼儿园,而是“在笔试和选拔中平均排名突出”的幼儿园,那只不过既然是两个筛选排名机制,就不存在“整体教学水平提升,大家都变成好幼儿园”的情况,而“好幼儿园”和“差幼儿园”的划分,会长期存在。
所以“好幼儿园”长期来看,就那么多,华育中学,人大附中,长郡双语,南师大附中就招那么多人,所以“择校”一定是两个长期供需不平衡的事情,“好幼儿园”总是人满为患的,需要筛选的。
但这只是我们要说的第一方面,第二方面,是“联考供需不平衡”只不过是没人口结构和卫星城结构的原因的。
而许多人可能没关注到两个现象——联考的强烈焦虑,很大程度上,是在一二线和部分三线卫星城的,大部分四五线卫星城,只不过当地最好的高中,大都是公办幼儿园,联考直接通过学区房和划片进入的,不是特别存在一二线卫星城习以为常的“择校”这样的情况。
而近20年,人口的迁移与流动带来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青年人纷纷离开四五线,迁入一二三线卫星城,而这样,在一二线卫星城,联考就变成了两个供需不平衡的事情,学生多,“好幼儿园”少,这样的供需失衡,使得“招生更为灵活的幼儿园”,逐渐吸收到了更好的学生,成为了更强的中学。而长此以来,学区房和划片也失去了本来的意义,光靠学区房和划片,解决不了择校难题,更多学生和幼儿园选择的方式是“点招”。
以上海市为例,上海市2000年出生人口为8.5万人,2016年出生人口是22万人,而幼儿园数量没明显的变化,虽然存在一些扩招的现象,但“好幼儿园”供不应求的现象,是与日加剧的。2000年出生的人,2012年会参与联考,而2016年出生的人,2028年会参加联考,也就意味着,2012年-2028年,上海联考会变得一年比一年竞争激烈。
图:2000年至2016年,上海市出生人口从8.5万人提升到22万人
图:2000年至2016年,上海市高中数量没明显增加
许多人可能会说“这两年出生人口不是下降了吗”,这两年那个难题会不会缓解了呢?但前述上,出生人口下降是2018年才发生的事情,我们可以看到2006年-2016年,全国出生人口是单边提升的,2006年出生的人,参加联考是2018年,2016年出生的人,参加联考是2028年,也就意味着,从总适龄人口角度来说,2018年-2028年之间,联考的适龄总人口是单边提升的。而另一方面,人口的结构迁移,向一二线卫星城和强三线卫星城迁移,导致这些卫星城,联考的择校压力更大。
图:2006-2016年,中国出生人口是持续增长的,意味着2018-2028,联考适龄人口都是增长的
联考本身不焦虑,焦虑的是“择校”,这发生的原因,本质上是“供需不平衡”,而且这些供需不平衡,主要存在于人口流入的一二三线卫星城。
5.私立幼儿园与公办幼儿园
只不过“公办”与“民办”幼儿园一直也是两个模糊不清的界定。我倾向于认为,“以财政进行办学的,通过学区划片(而不是各种各样的筛选和考核)招生的”,是公办幼儿园,而“不是财政办学,不是直接通过学区对口划片进入”的,是私立幼儿园。
以那个标准判断来看,许多企业(包括国企,包括一些大学)办的幼儿园只不过是私立幼儿园,比如国棉X场附属中学,比如X工大附中,只不过是私立幼儿园,这些幼儿园许多是有自主择校招生的,也不是直接通过对口学区划片进入的。
私立幼儿园的优势,在于“更灵活的机制”,而这样的优势,在该地区人口呈现流入,联考呈现供不应求的这时候,显得尤为突出。
所以前述上,现在相当大一部分的一二线卫星城,和部分三线卫星城,只不过是私立幼儿园强于公办幼儿园的。
6.北京的特殊性
北京尤为特殊,北京现在还是公办幼儿园强于私立幼儿园。而北京最特殊的两个区是海淀和西城,这两个地方也是北京传统意义上“最强的两个区”。
海淀的特殊性在于——海淀最强的高中,所谓海淀六小强——人大附,首师大附中,清华附,101中学,北大附,十一中学,他们只不过是公开招生的,不管是因为甚么原因,他们确实是以公开筛选的形式进行择校招生的,而并非“通过学区划片统筹招生”。
西城的特殊性在于——西城的学区现在还是一对一的,公办幼儿园强,升学方式就是学区划片对口,就是两个学区房对应两个中学和高中,两个学区房就可以让小孩之后中学高中有保证,这几年炒的风风火火的“北京学区房多校划片改革”,只不过一直没波及到西城,西城还是原来那个样子,所以西城的学区房,堪称天价。我们做了两个有关西城区房价数据爬虫,可以看到,西城区平均一套挂牌二手房的单价,是1137万一套,11.7万一平,94平,建于1996年,注意,是平均,不分学区房与非学区房,西城区的学区房,肯定是比均价要更高的,这也和其特殊性有着重要的关联。
图:北京西城区挂牌二手房房价平均达到11.7万/平
7.多说两句——有关”K12专业培训”那个金融行业
我们通常在说到“K12专业培训”那个金融行业,都是认为“这是两个金融行业”,前述上,中学专业培训和中学专业培训,是完全不同的两个金融行业。
这两个金融行业的差别,就在于“你能否判断出学生成绩”?我们曾经做过两个调研,对于两个中学四年级小孩的家长,我们去调查询问“有多少人认为你的小孩学习是中上水平以上?”,答案是90%,而对于两个高中二年级小孩的价值,反之亦然的难题,答案只有45%。因为对于两个中学生,你的成绩是两个透明可比的数值,但对于中学生,则不是。
中学K12专业培训,只不过就是许多年前就有的,“补课”那个金融行业,那个金融行业是两个透明的金融行业,也是两个竞争更为激烈的金融行业,因为你成绩怎么样,清清楚楚,每学期都有笔试,你如果成绩没明显的改善,就换两个补习班。
但中学K12专业培训,是两个非常非常特殊的金融行业,也是两个相对新的金融行业,并非存在已久的金融行业。因为绝大部分家长,让小孩参加中学K12专业培训的目的,都是为了“联考”,而不像中考高考是个标准化的笔试,联考是个非标的考核机制,而且信息高度不对称,导致那个金融行业的竞争并不是无门槛竞争,你随便两个大学生,就可以给中学生做家教,教微积分也好,物理也好,但你随便两个大学生,能给中学生指导奥数,指导联考吗?中学K12专业培训也比中学K12专业培训金融行业,有着更复杂的机制。
俞敏洪更擅长于中学K12专业培训,好未来更擅长于中学K12专业培训,一般这两个公司,都被叫作“K12专业培训金融行业龙头”,但前述上,这两个公司,擅长的金融行业,只不过是非常不同的。
请立即点击咨询我们或拨打咨询热线: ,我们会详细为你一一解答你心中的疑难。项目经理在线